咨询热线

010-68213013

寄语:回望十年,初心未改!十年磨一剑,今朝再出发!

       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创建于2016年,致力于推广国内外软件成本度量优秀实践案例和传播国内外软件度量领域的前沿技术及方法,是国内首个专注软件成本度量实践案例和技术分享的专业盛会,大会举办9届以来,已经成为国内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领域最专业、权威的行业大会。

       第十届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AI+软件成本度量,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围绕着AI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影响、AI应用及算法密集型项目成本评估、应用软件信创适配改造成本度量、AI赋能软件成本度量等议题进行交流分享,共同研讨AI在软件成本度量和软件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应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十年磨一剑,初心映未来。从2016年首届大会启幕至今,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已走过十个年头。

       回望十年,中国软件成本度量大会始终与产业同频共振软件成本度量从早期解决“软件成本估算无据可依”的基础命题,到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度量标准体系;从单一功能点分析方法的应用推广,到融合信创适配改造、数据能力建设、AI应用等新模式的多维度评估实践;应用场景也从科技领域逐步拓展到财务投资管控、采购、审计、信创适配、资产评估、司法鉴定等领域;过去的10年,我们亲历了软件成本度量从“辅助工具”向“战略支撑”的角色跃升,共同验证了科学成本度量的三维价值——为预算决策提供依据、为资源分配建立标尺、为行业规范奠定基础

       回望十年,我们更深刻体会到:软件成本度量的本质,是对“技术价值”与“商业理性”的双重尊重。它既不能因追求“降本”而牺牲质量与创新,也不能因强调“技术先进性”而忽视投入产出比。软件成本度量绝非简单的“算账”,而是关乎产业健康发展的“度量衡”,是连接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的“平衡术”,更是支撑数字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随着AI大模型、智能体、多模态交互等技术的爆发式突破,软件研发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代码生成效率提升百倍、模型训练成本动辄千万级、人机协同模式颠覆传统分工……这些变化既带来了“降本增效”的新机遇,也提出了“精准度量”的新挑战——传统的成本评估模型难以捕捉AI技术的隐性投入,如数据标注、算力消耗、模型调优等,更无法适配快速迭代的智能软件研发节奏。这正是本届大会将“AI+软件成本度量”作为主题的时代背景。

       AI+软件成本度量”,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一方面,AI本身就是软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AI技术的引入使得软件成本结构从“以代码为核心”转向“以数据、算法、算力为三角”的复合模式另一方面,AI也是软件成本度量的“赋能者”——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辅之以专业、权威的训练预料和微调算法,可以降低功能点识别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可以说,AI与软件成本度量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数据驱动、智能分析、动态优化”的新型模式,这正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能力。

       十年磨一剑,今朝再出发。让我们以本届大会为起点,凝聚“AI+软件成本度量”的智慧共识,探索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共同构建更精准、更智能、更开放的软件成本管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

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

2025年9月16日